軸承潤滑油量計算及供油方式設計
軸承潤滑油量計算 滾動軸承潤滑所需的油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軸承類型、供油系統(tǒng)設計、潤滑油類型等因素。很難給出一個適合任何情況,具有廣泛適用性的簡單明了的公式。具有油液自動傳輸功能的軸承(如角接觸球軸承)所需油量大于不具有油液自動傳輸功能的軸承(如雙列圓柱滾子軸承)所需油量。尤其當速度性系數(shù)(n.dm)值較大時,其差異更明顯。通過大量實驗,供油量Q的粗略計算公式如下: 供油方式 Q=WdB 式中 Q——供油量,mm3/h
W——系數(shù),0.01mm/h
d——軸承內徑,mm
B——軸承寬度,mm 然而,實際供油量還要在此數(shù)值基礎上擴大4~20倍。為了獲得最佳潤滑效果,還需通過實驗來修正供油量多少。
供油方式設計 對于高速旋轉的軸承,為了可靠地將潤滑油送入軸承內部,應十分重視供油方式(如噴嘴形式、安裝位置等)的設計。軸承潤滑方式完全取決于軸承類型和配置方式。對單列軸承而言,最佳潤滑方式為從一邊進入軸承內部。噴嘴孔應與內環(huán)齊平,不能指向保持架。尤其當軸承自身吸排油方向不易確定時(如角接觸球軸承),潤滑油必須按上述方向進入軸承內部。若條件許可,潤滑油最好經(jīng)過一個特制噴管后再進入軸承內部。噴管長度取決于軸承大小,直徑為0.5~1.0mm。也允許把潤滑油送到軸承外圈處。在這種情況下,要注意察看潤滑油是否進入了鋼球與外圈之間形成的壓力區(qū)域。對雙列軸承而言,潤滑油必須從與外圈滾道邊齊平的地方噴入軸承內部,以對軸承充分潤滑。 當軸承外徑介于150~280mm時,需要再增加一個噴嘴。 此外,為了防止在軸承底部形成油渣沉淀,需要安裝一個泄油管,其長度大于5mm。 為了滿足現(xiàn)代機床高速主軸對潤滑系統(tǒng)的要求,對油-氣集中潤滑系統(tǒng)的各個參數(shù)還要作進一步詳細而精確的研究。這是因為:潤滑油類型、潤滑方法、潤滑量以及軸承類型、軸承配置等因素均對軸承轉速提高有著決定作用。
- 上一篇:長壽命軸承的工藝要求
- 下一篇:精密儀器軸承結構與制動閥失靈原因分析
- 22324CCJA/W33VA405軸承_SKF
- 1312/1312K軸承_NSK
- 7305-B-2RS-TVP軸承_FAG
- 150KBE031軸承_NACHI
- E-CRO-8402軸承_NTN
- HC71903-E-T-P4S軸承_FAG
- 5209ZZ軸承_NACHI
- FCJ-90/FCJS-90軸承_NSK
- NNU4932B/SPW33軸承_SKF
- 466-S/452D軸承_TIMKEN
- 16022軸承_NACHI
- SC890ZZN/ZZNR軸承_NTN
- C2319K+H2319軸承_SKF
- QJ306N2PHAS軸承_SKF
- 2872/2830軸承_TIMKEN
- 24126-E1-K30軸承_FAG
- 22340RK+AH2340軸承_KOYO
- RNAFW456240軸承_IKO
- NKIS65軸承_FAG
- NU236R軸承_KOYO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