軸承失效分析方法(一)
在分析軸承失效的過程中,往往會碰到許多錯綜復雜的現(xiàn)象,各種實驗結果可能是相互矛盾或者主次不清,這就需要經過反復實驗、論證,以獲得足夠的證據或反證。只有運用正確的分析方法、程序、步驟,才能找到引發(fā)失效的真正原因。
一般情況下軸承失效分析大體可分為以下三個步驟:失效實物和背景資料的收集、對失效實物的宏觀檢查和微觀分析。
1.失效實物和背景材料的收集
盡可能地收集到失效事物的各個零件和殘片。充分了解失效軸承的工作條件、使用過程和制造質量等。具體內容包括:
(1)主機的載荷、轉速、工作狀況等軸承的設計工作條件。
(2)軸承及其相關部位其他零件的失效情況,軸承失效的類型。
(3)軸承的安裝運轉記錄。運轉使用過程中有無不正常操作。
(4)軸承工作中所承受的實際載荷是否符合原設計。
(5)軸承工作的實際轉速及不同轉速出現(xiàn)的頻率。
(6)失效時是否有溫度的急劇增加或冒煙,是否有噪聲及振動。
(7)工作環(huán)境中有無腐蝕性介質,軸承與軸頸間有無特殊的表面氧化色或其他沾污色。
(8)軸承的安裝記錄(包括安裝前軸承尺寸公差的復驗情況),軸承原始間隙、裝配和對中情況,軸承座和機座剛性如何,安裝是否有異常。
(9)軸承運轉是否有熱膨脹及動力傳遞變化。
(10)軸承的潤滑情況,包括潤滑劑的牌號、成分、顏色、粘度、雜質含量、過濾、更換及供給情況等,并收集其沉淀物。
(11)軸承的選材是否正確,用材質量是否符合有關標準或圖樣要求。
(12)軸承的制造工藝過程是否正常,表面是否有塑性變形,有沒有表面磨削燒傷。
(13)失效軸承的修復和保養(yǎng)記錄。
(14)同批或同類軸承的失效情況。
在收集實際背景材料工作中,全部滿足上述要求是很難的。但收集到的資料越多,無疑會更有利于得到正確的分析結論。
- 上一篇:軸承失效分析方法(二)
- 下一篇:轉盤軸承在各領域中的應用分析
- 22310-E1-K軸承_FAG
- 7932/DB/DF/DT軸承_NTN
- 2219K軸承_NACHI
- H222軸承_SKF
- HM89443/HM89411軸承_TIMKEN
- 6213N軸承_SKF
- 595/592DC軸承_TIMKEN
- 33011/QDF03C170軸承_SKF
- 6817N軸承_NACHI
- TRU203825UU軸承_IKO
- RMS7軸承_SKF
- YEL206-104-2F軸承_SKF
- 23028-E1-K-TVPB軸承_FAG
- 51103軸承_KOYO
- RS-4820E4/RSF-4820E4軸承_NSK
- YAR205-2F軸承_SKF
- NJ413-M1+HJ413軸承_FAG
- 23084BK+H3084軸承_NTN
- 303/22XR軸承_KOYO
- 7007ACE/HCP4A軸承_SKF
